教学督导工作简报
2015年第1期
乐山师范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主办
2015年5月12日
▄▄▄▄▄▄▄▄▄▄▄▄▄▄▄▄▄▄▄▄▄▄▄▄▄▄▄▄▄▄▄▄▄▄▄▄▄▄▄▄▄▄▄▄▄▄▄▄▄▄▄▄▄▄▄▄▄▄▄▄▄▄▄▄▄▄▄▄▄▄▄▄▄▄▄▄▄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学督导组成员在本期巡视检查、听课和与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将上半学期教学督导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1、本期以来,学校学生处和教务处以及教学督导等就学生课堂纪律上存在的问题,联合开展学风建设的专项治理活动,针对学生上课迟到、旷课缺课和课堂上玩手机人数等违纪现象,开展了“两个杜绝”专项治理工作和活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纪律有了较大的改观。
2、绝大部分在行知楼教室上课教室,课前均能提前5-10分钟进入教室作好教学准备,杨普罗、宋际平、杨兴玉等教师更是往往提前十几分钟就到教室或教师休息室与一些同学作课前交流。
3、多数老师课前准备充分,上课时严格要求学生,熟悉教学内容,示范细致,联系实际,教法多样,互动充分,以渊博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学生运用“特好”来进行评价。如夏康明、李康云、武谊嘉、段玄峰、聂小丽、楼华老师等老师。
4、在课堂使用手机上网已成热潮的时期,如何祛除“课堂手机病”的问题,已受到高校师生的广泛关注。现在,我校的课堂已设置了“养机场”,就是一种积极的尝试。老师在课堂加强管理,大部分学生在上课时不玩手机,能集中注意力听课或参与教学互动。同样,在老师强调记笔记的课堂中,学生们普遍重视记笔记。在这学期的前几周时间,有些学生一门课的笔记已有多页,且内容丰富。这些积极的举措,无疑也是治疗“课堂手机病”的一剂良方。
二、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转型发展未能充分认识。本学期开学不久,学校根据转型发展的要求,对学校的办学定位进行了修改,在多个维度上作了明确的表述,但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学校新的办学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形成广泛的共识。具体来说,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是有限,教学状态依旧,教学模式和方法无多大变化,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为数并不很少的一些老师在上课时,往往只提前两三分钟进教室,甚至在上课号吹响时才走进教室做教学准备。如遇上教室内多媒体临时出现故障不能用,需调整上课教室时,上课时间也耽误了不少,同时,流动学生队伍的嘈杂声也干扰邻近上课班级。
3、不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较长时间坐在多媒体机柜前,念PPT; PPT每次推出的内容多到10至20行,字体普遍较小,学生看起来挺费劲,而且因尚未讲授的内容也出现在屏幕上,会分散其对教学内容的注意力;一些课堂上老师长时间播放视频,且在播放前、播放中、播放后都未进行讲解。
4、在学生分组代表到讲台上作交流发言时,只站在或坐在某处听,个别教师参与和指导不够。如:未及时记下应予点评的闪光点与问题,以及相应点评灵感,不能在适当时候作出针对性强而又有相当分量的中肯点评,只能在交流发言结束后随便评说几句。
5、在本学期进行的教学检查中,看到不少教学院虽然制定了教学巡视和听课计划表,却没能认真去执行。
三、建议
1、加强青年教师的培训、培养。上述课堂中出现问题,多是进校不久,教学以验不足的部分青年教师的问题。注重发挥教学院或教研室的作用,选派优秀教师担任青年教师教学导师,以老带新(助教制)等,使新手能够尽快适应和胜任教学。
2、加强优秀教师的宣传、示范作用。学校部分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突出。在学校、学院层面加强应加强宣传,充分发挥其教学师范引领作用,引领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工作。
3、运用多媒体上课时,要注意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的结合,克服重课件轻板书和板书随意的现象。特别是对师范生,教师应在板书上给学生以示范。
4、齐抓共管,加强教学和学风的共同改善。各教学院应整合教学、学工等力量,加强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管理,严格执行领导教学巡查与听课制度,深入课堂了解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情况;重申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学纪律,确保教师教学的精力投入;严格调停课的审核,规范教学行为;教师加强课堂管理,针对学生上课玩手机、睡觉、随意进出等违纪行为加强管理,维护课堂的神圣。